- 17:30吉林省吉林市:排查烟花爆竹安全隐患...
- 8:34哈尔滨开展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
- 4:12江西于都开展儿童安全用妆科普进校园活动...
- 12:41广东举办第三年度“内外贸检测认证知识大讲堂”...
- 17:46广西南宁:强化”三月三”食品安全监管...
- 18:38广东发布十项计量伙伴计划...
- 7:30福建福州:查处11起电子计价秤计量违法行为...
- 22:39吉林镇赉:加强收费监管...
- 2:57北京东城:开展黄金饰品计量专项检查...
- 5:56湖北市场监管部门跨省调解一起玉石消费纠纷...
福建3地24台住宅电梯不合格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今年冬季,哈尔滨火爆“出圈”,春节期间,住宿预订量同比增长1217.1%,有力地提振了市场信心。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集束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开展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小龙虾富含蛋白质、虾青素和锌、碘、硒等微量元素,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夏季是食用小龙虾的消费旺季,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近日特地发布小龙虾消费提示,引导消费者科学选购、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为加强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监管,推进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5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全市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监管工作会议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进会。市区两级医疗器械
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在给孩子们讲授儿童化妆品知识。孩子们与市场监管工作人员互动回答问题。“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走进丰台区第三小学,举办“守护儿童安全,远离产品伤害”暨质量安全进校园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今年以来,山东省宁阳县市场监管局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为核心,紧紧围绕监管重点,建立健全局、队、所“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持续加强宣传教育,多管齐下,编织药化械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5月20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十条措施》,从招商引资、产业基金、用地税收等多个方面赋能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5月16日,一场旨在推动计量服务中小企业、促进产业链计量融通创新的盛会——2024年“世界计量日”暨“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举行。本次活动由成都市市场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陈浩陈雪松记者张文章)5月15日,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举办厦门市电力电子元器件继电器)制造产业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启动仪式暨现场观摩会。本次活动由厦门市集美区市场监管局、厦门市计量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2月下旬,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第一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员名单及其级别。根据《厦门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员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许卫东等125名人员通过审核定级,经厦门市市
为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加强计量科普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计量意识,近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十三个集贸市场的所有公平秤进行全覆盖张贴新标识,将白底蓝字的公平秤标示张贴
市场监管人员进社区进行防止传销宣传。学生们学习防止传销知识。按照北京市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要求,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联合辖区各街道办事处、区教委、北方工业大学开展防止传销进社区、进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2024年5月20日是第25个“世界计量日”,全球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中国特别主题为“计量筑基新质生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浙江省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作为绍兴市法定
4月17日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图为行动开始前,技术人员对执法人员进行电动自行车相关安全技术指标进行培训,以提升执法的专业性和准确度。赵园园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齐圣 记者李洪涛)5月27日,为持续优行风、强作风、转政风,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服务效能和水平,按照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要求,吉林省白城市市场监管局就打通营商环境“中梗阻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林春倩记者顾艳伟)“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帮我们追回这么多钱。”5月13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市场监管局灵城市场监管所的调解室里,投诉人仇女士及其母亲梁女士连声道谢,感谢工作人员帮其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孔卓玮记者顾艳伟)为保障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从5月上旬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梧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先后到该市新兴市场、幸福市场、大园塘市场、南中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五一”假日期间,作为旅游热点城市,南京市客流量增加,特种设备、食品安全等直接关系到市民及游客的消费满意度。为维护节日市场秩序、护航消费安全,近日,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管局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薛庆元)“手机成了砝码,以后去菜场方便多了,随时可以知道商家有没有缺斤短两。”刚刚在手机上贴了标签的沈阿姨开心地告诉记者。近期以来,全国各地“鬼秤”事件引发消费者关注,为了营造安全